长春市第103中学长春市第一O三中学,又称长春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是一所实行幼儿小学初中一体化教育的省、市名牌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3705平方米,拥有东、西两个校区和一所学生公寓,中小学101个教学班,学生4000多人。先后获得“国际交流示范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省文明单位”、“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市一类一级示范校”、“市首批开放学校”、“市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等近百项荣誉称号。
学校领导班子是一个和谐奋进、志存高远、务实创新的战斗集体,他们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特长,6名领导全部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其中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骨干4人。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省拔尖创新人才、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市人民满意校长高海燕的带领下,班子成员从办学实践中积淀凝炼出先进的办学理念,绘制出具有超前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长远蓝图,积极践行着“构建优质教育殿堂、创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
2003年,103中学站在可持续发展高度,在全市率先启动了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建设工程,以特色品牌学科建设为载体,采用多种研修并存的方式,培养出一批专家型、学者型、复合型的教师,连续五年六次在全市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工程建设表彰大会上交流经验。学校现有中小学教师278名,其中百余名教师先后成为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优秀教师,6名教师的课入选全国名师佳课,多名教师在全国教学大赛中屡获殊荣,30余人次教师参加了省市中考命题工作和考纲编写工作,涵盖全部中考学科。学校数、语、外、理、化、信息技术等学科成为市、区有影响的品牌学科,10个学科团队被评为市优秀教研组,3个学科组成为长春市优秀教学基地,真可谓人才济济,力量雄厚。
学校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103中学的特色教育,造就了一批素质结构全面,个性特长突出的卓而不群的学生群体:在近几年举行的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竞赛中,获奖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并位居长春市前列;连续五年参加全国青少年信息奥林匹克竞赛,均获得了一等奖;经过学校中小幼一体化教学合理设计的学生课程(外语、数学、语文),使中小、幼小衔接成为长春市乃至吉林省的典范,走在教学改革的前沿,学生初中毕业英语可以达到七级(相当于高二)水平;学校女子篮球队多次获得长春市冠军、吉林省第一名;学生心理剧获得长春市第一届校园心理剧一等奖;80%以上的学生在计算机、体育、艺术等方面有特长……
小学部各学科在区质量调研中连续几年均名列第一,为中学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质量的教学成绩赢得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认可;连续几年,学校中考各[1]项指标均列市前茅、区域第一名,先后有8名学生成为市、区中考状元,升入省重点高中人数逐年剧增,每年均达到70%以上,98%的学生升入上级学校,被誉为“素质教育的基地,中考状元的摇篮”。
优异的教育成果,不仅得到了长春市、吉林省内学生家长的认可,还吸引了国外教育界的关注,2005年以来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家的教师、校长、学生等9个代表团分别到学校培训、交流、访问。目前,学校已成为国际交流示范学校,与新加坡圣希尔达中学互派学生及教师访问团,已有部分韩国、澳大利亚中小学生在校就读。
超前的理念、科学的管理,使103中学的发展如日中天,名师强校、文化立校、科研兴校、质量铸校的发展战略,必将为103中学教育发展创造一路新的辉煌。
母校啊,呵呵,很熟悉。其他暂且不表,一晃毕业六年了,最近有机会到学校转转。比起俺上学那会,校园里清净了不少。一进到学校里,好像外面的喧嚣都不存在了一样。食堂有位卖熟食的大爷,结果最近到哪一看,时间仿佛停止,还是那位大爷,还在那个位置,还在卖着品种相同的熟食,岁月也仿佛没在他的脸上留下太多痕迹,而且,六年了啊,味道还是一如既往的好,真是令我十分激动。。。大学的时光还是挺值得怀念的,经历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我想大家大都一样吧,学到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收获更多的是经历。。。
建的非常大气,据说在亚洲都是有名的,老公的实验室在比较里面,每次从东门进都得走个半天才到,楼里面很安静,夏天感觉特别凉快,人不是很多的样子,但是楼建的看着很不错的,可以上课也可以上自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