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学校大全长春高中大全长春第一0三中学

长春第一0三中学

  • 地址:
  • 电话:
  • 邮编:130000
  • 网站:
点击查看“长春第一0三中学”地图完整版
学校简介

师资队伍

2003年,103中学站在可持续发展高度,在全市率先启动了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建设工程,以特色品牌学科建设为载体,采用多种研修并存的方式,培养出一批专家型、学者型、复合型的教师,连续五年六次在全市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工程建设表彰大会上交流经验。学校现有中小学教师278名,其中百余名教师先后成为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优秀教师,6名教师的课入选全国名师佳课,多名教师在全国教学大赛中屡获殊荣,30余人次教师参加了省市中考命题工作和考纲编写工作,涵盖全部中考学科。学校数、语、外、理、化、信息技术等学科成为市、区有影响的品牌学科,10个学科团队被评为市优秀教研组,3个学科组成为长春市优秀教学基地,真可谓人才济济,力量雄厚。

教学特色

学校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103中学的特色教育,造就了一批素质结构全面,个性特长突出的卓而不群的学生群体:在近几年举行的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竞赛中,获奖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并位居长春市前列;连续五年参加全国青少年信息奥林匹克竞赛,均获得了一等奖;经过学校中小幼一体化教学合理设计的学生课程(外语、数学、语文),使中小、幼小衔接成为长春市乃至吉林省的典范,走在教学改革的前沿,学生初中毕业英语可以达到七级(相当于高二)水平;学校女子篮球队多次获得长春市冠军、吉林省第一名;学生心理剧获得长春市第一届校园心理剧一等奖;80%以上的学生在计算机、体育、艺术等方面有特长……

小学部简介

长春市第103中学地图

小学部各学科在区质量调研中连续几年均名列第一,为中学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质量的教学成绩赢得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认可;连续几年,学校中考各项指标均列市前茅、区域第一名,先后有8名学生成为市、区中考状元,升入省重点高中人数逐年剧增,每年均达到70%以上,98%的学生升入上级学校,被誉为“素质教育的基地,中考状元的摇篮”。

教学成果

优异的教育成果,不仅得到了长春市、吉林省内学生家长的认可,还吸引了国外教育界的关注,2005年以来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家的教师、校长、学生等9个代表团分别到学校培训、交流、访问。目前,学校已成为国际交流示范学校,与新加坡圣希尔达中学互派学生及教师访问团,友好交流,相处。

103中学与14中学合并,并命名为103桃源学校

2014年5月9日,记者从南关区教育局了解到,前不久,103中学和14中学在全区率先组建了教育集团试点,103中学副校长张静秋已赴14中学“走马上任”,任14中学执行校长。

103中和14中率先组建教育集团试点
据了解,2014年4月份,103中学和14中学在南关区率先组建了教育集团试点,103中学校长高海燕被委派任集团法人代表。
“两校之间实行‘五个一’,即一套班子,一支队伍,一本制度,一种管理,一样待遇。”高海燕说,现在,两所学校的校长办公会、班子例会都在一起开,对课堂管理、教师管理、教学管理,包括学生管理都是用一种模式统一管理。
据了解,103教育集团化办学试点的创建,是南关区大学区管理的进一步探索。
两校师生人数符合科学比例
“实施集团化办学,是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能够切实提高薄弱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迅速改善薄弱学校现状,更重要的是使学区少年儿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长春市南关区教育局副局长谭智说,集团化办学是酝酿很久才开始尝试的,难点在于如何科学“配对”。
“我们去外地取过经,外地的成功经验是优质校师生人数应是薄弱校的3倍,这样的组合既能够使名校带动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又避免了优质资源被稀释的问题。”谭智说,14中学现有教工30多人,在校生100多人,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正好14中学和103中学的人数符合了1:3这一最佳比例要求。
两校师生享受同等待遇
“103中学的老师会去14中学今年的新初一任教的。”14中学执行校长张静秋说,14中学的老师会和103中学的老师享受一样的待遇,比如进修机会等。集团化后,14中学和103中学的老师将是一支队伍,集团将根据需要,对教师队伍进行整体调整,老师们身上也不会再有“14中学”、“103中学”的符号,而是不分彼此。教师队伍深度融合后,103中学的高效课堂、多元化课程建设等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也将随之带进14中学的课堂,“103中学和14中学的学生会享受一样的教育。”高海燕校长说。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