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学校大全长春高中大全九台第一中学

九台第一中学

  • 地址:
  • 电话:
  • 邮编:130000
  • 网站:
点击查看“九台第一中学”地图完整版
学校简介

基本内容

简介
  九台一中是省级重点高中、示范性中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邃,60多年来共向清华北大等院校输送毕业生2万余人。学校以国防教育为办学特色,是中央军委确定的“空飞学员早期培训基地”,被称为“雏鹰奋飞的地方”。
事迹材料
  吉林省九台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38年4月, 1960年与1978年先后两次被省教委确定为重点中学,成为全省首批重点中学之一。建校60多年来, 九台一中已向包括清华、北大等重点大学在内的高等院校输送学生二万余人,基中包括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祝铭山、原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李奇生,现在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专家贲德和航天科技专业专家于本水等。2005年2月,又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中,成为全省首批三十九所示范性高中之一。
  近三年,九台一中共有3人获得省级学科带头人称号,5人获得长春市级学科带头人称号,12人获得九台市级学科带头人和名师称号,有73人次在省级、市级的教科研活动中获奖。
  2005年高考共有127人超过600分,重点线和本科入线率均居长春地区同类第一名,其中,范春贤以总分681分的高分列全省文科第二名,与第一名仅1分之差。全校共升入北大、清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名校的学生达40多人,被三类211工程大学如哈工大等名校录取的达100多人。
主要事迹
  吉林省九台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38年,先后经历了九台县农业学校、吉林省立九台国民高等学校、九台中学等几个发展阶段。1960年与1978年先后两次被省教委确定为重点中学,是全省首批重点中学之一。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该校始终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努力创办让人民满意的学校。共培养出三万多名初、高中毕业生,其中有二万余名升入清华、北大等各类高校,素有九台“最高学府”和“人才摇篮”之称,在省内外赢得了良好的声誉。2004年年初,领导班子经过调整后,该校进一步把“一切以提升师生的整体素质为准则,一切以发展师生的优良个性为目标”确定为办学理念,按照省级示范校的标准全面加强管理,丰富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各项工作均上升了一个新台阶。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办学条件。
  九台一中现为省级重点高中,有72个教学班,在校生3580人,校园占地面积9万多平方米。为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满足地方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高中教学资源的需求,按照上极主管部门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学校从2001年开始,结合发展的实际,制订规划,尽最大努力,多方筹措资金5000万元投入到发展建设中,仅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原计划六年的建设任务。新建及改造了符合现代发展要求的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体育艺术中心、学生公寓及综合服务楼,高标准地配备了三个电教室、四个微机室、理化生实验室,建立了校园网,尤其是建成了在长春地区同类校中独一无二的、省内一流水平的天文馆。这些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全校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也为该校素质教育向更高层次迈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塑造良好师表形象。
  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该校充分认识到,要使素质教育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必须建设一支过硬的教工队伍。为此,学校组织实施了“创建名师工程”,开展经常性的岗位技能培训,尽一切努力为教师发展成名师,铺路子,搭台子,创牌子。经过不断的深入培训,该校的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98%以上,有6人获得硕士学位,有214人获得中级以上职称,其中有高级职称者68人,有2人为省级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近三年,共有3人获得省级学科带头人称号,5人获得长春市级学科带头人称号,12人获得九台市级学科带头人和名师称号,有73人次在省级、市级的教科研活动中获奖。
  在全面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同时,该校始终坚持把加强师德建设列入每个学期的工作重点长抓不懈,通过多种方式不断对全体教师进行职业道德、理想信念教育,学校师德水平和师表形象一直得到上级部门和社会各届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今年年初,针对当前教育系统普遍面临的师德问题,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该校积极开展了“师德年”活动,组织全校教师以学习、座谈、演讲等多种形式进行师德教育,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该校教师的师德水平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涌现出“师德在育人中闪光”的长春市师德标兵陈耀宏,以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省、市劳动模范董世国等一个个鲜活的师德典型,“校为我荣、我为校荣”成为每一名教师的工作信念。
  三、以德育为中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在教育和教学的实践中,该校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以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为指导,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做到在校园文化中营造德育氛围,在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以德育为先导带动其他各育的发展。
  在教学中,该校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发展规律,推行“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要求每位教师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学生“学会”和“会学”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从“教的水平”和“学的质量”两个方面综合考察每一名老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几年来,尽管该校学生的入学成绩始终处于地区同类校的最低层,但是高考成绩在长春地区乃至全省范围内的同类学校中都处于前列,从这个角度说,九台一中学生的提高幅度和高考成绩超过所有的同类校,甚至省内几所名校。2005年高考该校又取得了丰硕成果,共有127人超过600分,在长春地区取得了四个第一:语文、综合科平均分居地区第一;理科学生高茜、文科学生范春贤语文成绩135分,居长春地区五县(市、区)第一;理科学生赵晓娇外语145分,居长春地区五县(市、区)第一。文科学生范春贤数学142分,居地区第一。其中,范春贤以总分681分的高分列全省文科第二名,与第一名仅1分之差。据不完全统计,该校今年共升入北大2人、清华1人,升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名校的学生达40多人,被三类211工程大学如哈工大、吉大等名校录取的达100多人。
  随着教育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该校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认可和好评,连续3年被长春市教育局评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九台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2003年获长春市高考质量评估一等奖、长春市高考优质教育杯,被确定为省课程改革样本校、实验校和省电化教育示范校。
  四、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科研兴校。
  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深入进行,这是面向新世纪,实现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该校充分认识到课改的重要意义,坚持走以课改促教研、创业绩的道路,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制订了《学校课程发展规划纲要》、《课程改革与“研究性学习”整体实施方案》、《课改基本模式及评估机制》,把课改工作纳入教育管理的重要日程,在全校大兴教研科研之风,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科研兴校。
  2004年,全校有51位教师申请了科研项目,其中有31位教师申报省级科研项目并获得批准。课改促进了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教师岗位技能和理论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仅近三年来,九台一中就有5名教师在长春市教育学院组织的“实施新课程十佳大赛”中获奖,有3名教师获长春市级优秀电化教学课奖。
  五、加强国防教育,丰富办学特色
  在加强常规教学的同时,该校还努力在国防教育上做文章,不断丰富办学特色的内涵。国防教育在九台一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每年都有相当多的学生被各级各类军事院校和空飞学院录取。2001年6月,中央军委正式命名该校为“吉林省长春市飞行学员早期培训基地校”,2002年,又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地校”之一。2003年和2004年,沈阳军区招飞中心又先后两次对该校在这两年招飞工作中的突出成绩通报表彰。仅近三年,该校升入空飞院校的学员就有45人,从九十年代累计起来已达120多人。九台一中“空飞苗子班”已经斐声省内外,“献身国防、志在蓝天”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学生报效祖国的崇高的理想,学校还评为省军民共建先进单位。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九台一中的教育教学成果日益显著,学校声望与日俱增。今年2月,该校又被省教育厅正式命名为省级示范性高中,成为全省首批39所示范性高中之一。这是全校师生多年来的共同愿望,几代人心血凝结的硕果,标志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学校领导班子本着以人为本、荣誉至上、效益优先的原则,科学谋划学校的未来发展,构建出“一二三工程”的发展框架。即:通过未来五年的努力,实现“一二三”的发展目标。“一”,即坚持以人为本;“二”,即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三”,即创造优美的教学环境、优良的内外氛围、优秀的师生业绩。使九台一中在办学思想、管理水平、师资力量、基础设施、工作业绩、社会效益等方面达到长春地区五县(市、区)领先水平,使学校真正成为省内一流全国闻名的学府式高中。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