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校园环境东北师范大学的前身是东北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46年元旦前后,东北局指示著名作家舒群创办“东北公学”,同年2月以“依照民主政府建设新东北之方针,广集各级学员,以造就行政技术及师资等实际工作人才”为目标开始招生。不久东北局决定将“东北公学”改名为“东北大学”,任命张学良将军的胞弟、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张学思兼任校长,校址设于本溪。1946年3月15日转至安东(现丹东市)后,继续转移经通化、梅河口、吉林,于4月26日到达长春。校址设在当时长春著名的建筑之一“海上大楼”。5月,由于国民党反动军队向公主岭进犯,学校再度北撤。27日到达哈尔滨市,除留部分师生接收哈尔滨医科大学,继续北撤。1946年6月1日,最后一批师生到达北满根据地佳木斯市。学校定址于“满赤医院”,开始了新的历程。在历时3个月, 行程1500余公里的北撤中,学校的队伍不断壮大,干部、教师始终和同学同甘共苦,表现出了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显示了党的干部的优秀品质和作风。1946年8月, 张如心所率延安大学和华北联合大学的百余名教师、干部胜利地到达哈尔滨市,加入了东北大学的行列,壮大了东北大学的力量,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实力雄厚的教师、干部队伍。党的理论工作者张如心先后担任学校副校长、校长。1946年,东北大学新生在哈尔滨市的东大办事处门前集合赴佳木斯。校园一角1947年5月9日深夜,东北大学学生、刁翎县土改工作团团员李雷,被土匪杀害。中共刁翎县委为他修建了烈士墓。1947年5月12日,东北大学学生张建堂在参加土改时,同土匪激战中光荣牺牲。中共刁翎县委为他修建了烈士墓,并将刁翎村改名为建堂村。1947年,东北大学学生在佳木斯过着艰苦的生活。1948年4月,东北大学宣传队为群众演剧。1948年4月,东北大学师生300余人下乡参加土地改革。1948年5月,东北大学学生绘制的解放战争发展形势图,竖立在校门口。1948年7月,东北局决定将东北大学迁往吉林市,与党在吉林市创建的吉林大学合并,定名为东北大学。1949年2月,长春大学、沈阳东北大学、长白师范学院文、理、法三个学院及先修班教职员与学生,全部合并到东北大学。1949年7月,学校由吉林市迁到长春市。1949年3月,东北大学学生刘自然率东北学生代表团出席第十四届全国学生代表大会。东北师范大学1949年10月1日,东北大学师生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1949年11月6日,东北大学青年团、教工会、学生会召开庆祝党公开大会。1950年4月, 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学校易名为东北师范大学,隶属教育部,成为一所以培养新型的中学师资为目标的高等师范院校。1952年,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教育家和社会科学家成仿吾到该校担任党委书记兼校长。成老到校后, 带领全校干部 、教师实行正规化办学, 狠抓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 加强科学研究的领导和管理, 充实教师队伍,弘扬延安精神, 使学校有了长足的发展, 成为当时中国最有影响和最具发展实力的师范大学之一。1958年,东北师范大学下放归吉林省领导,同年10月学校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十年动乱期间,学校遭受到严重的摧残和破坏,但富于革命传统的广大师生在动乱中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为学校后来的发展保存了力量。197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 学校重新划归教育部领导。1980年8月, 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恢复了“东北师范大学”的校名。 1996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1999年,东北师范大学学校顺利完成新一轮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与教育规律和经济规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000年,启动净月校区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整体竞争力;同年,学校被批准试办研究生院,成为全国53所拥有研究生院的高等院校之一。1996年,江泽民总书记为东北师范大学题词: “办好师范教育,培养优秀教师,提高民族素质”,这是党和人民对东北师范大学的拳拳重托和殷殷厚望。2007年5月,国务院转发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东北师范大学担负起了首届免费师范生教育的重任,东北师范大学将继续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学术研究
科研建设
东北师范大学校园风采(20张)2006年至2013年底,学校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257项,科研经费总额8.23亿元。其中人文社科领域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项目及部委重大委托项目92项,自然科学领域承担国家“863”和“973”计划项目、教育部和科技部重大项目117项。2006年以来,CSSCI论文5000余篇,SCI论文数3900余篇,2013年11月《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显示,该校ESI论文被引总次数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33位。2001年以来,人文社科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99项,其中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2项,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12项;自然科学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共86项,其中国家级奖励4项。
研究机构
截至2014年,学校拥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2个教育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一批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国家级工程实验室药物基因和蛋白筛选国家工程实验室 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农村教育研究所、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女性研究中心 部级重点实验室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生态恢复与生态系统管理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多酸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应用统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子表观遗传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紫外光发射材料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动力电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发改委)。 部级工程中心教育部农业与医药基因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图书馆一角截至2013年,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由学校本部校区图书馆、净月校区图书馆和教育信息中心三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约38300平方米,阅览座位5045席;现有纸质藏书约343万册(含声像资料和各院所资料室藏书),各种数据库117种,该馆自建特色数据库20个,电子图书92万册,线装古籍32万册,内有善本书4200余种、50000多册,明版书800余种、清代禁毁书数十种、钞本近百种。日伪时期东北地方文献、解放前的重要期刊、东北解放区出版的期刊收藏较全。 学术期刊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教育部主管、东北师范大学主办、东北师大学术期刊社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1年,双月刊。本刊为中文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权威学术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是教育部主管、东北师范大学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出版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 1951年创刊,季刊。本刊为中文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权威学术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该刊由东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刘宝教授任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社长许国良编审任常务主编。该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数学评论》(MR)、俄罗斯《文摘杂志》(AJ)、英国《动物学记录》(ZR)、美国《生物学文摘》(BA)等多家权威学术文摘期刊和数据库收录。分子科学学报《分子科学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化学会和东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学术期刊,创刊于1981年。此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源刊、俄罗斯文摘杂志(AJ)源刊、中国化学化工文摘源刊、全国高校优秀质量科技期刊和吉林省第八次全省期刊等级评审“自然科学类十佳期刊”。外国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于1974年创刊、1982年公开发行,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东北师范大学主办的国际与比较教育学科专业学术刊物。该刊为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SWIC)来源期刊。此刊内容涉及外国教育理论、思潮及流派;外国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学校道德教育、农村教育及教育改革动向等,并以东北亚教育为重要栏目。 该校还主办《现代中小学教育》、《中小学教师培训》、《物理实验》、《外国问题研究》、《古代文明》、《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等期刊。
办学规模
院系专业
专业设置截至2015年5月,东北师范大学拥有23个学院(部),71个本科专业。[9-10]
学院 | 专业 |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 教育学、公共事业(教育)管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心理学 |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 | 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数字媒体技术
|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法学、行政管理、国际政治 |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 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 |
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 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 |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新闻学 |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历史学、旅游管理、考古学 |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日语、俄语、商务英语 |
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 音乐学、舞蹈编导 |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美术学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雕塑 |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 |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社会工作
|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经济统计学 |
东北师范大学计算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图书馆学
|
东北师范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 | 软件工程 |
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 | 物理学、材料物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 化学、应用化学
|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环境生态工程 |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
东北师范大学罗格斯大学纽瓦克学院 | 金融学、物流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
东北师范大学民族教育学院 | 预科 |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海外教育学院) | 汉语言 |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
|
学科建设
截至2014年5月,学校拥有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校园一角2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不含硕士一级学科覆盖点),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不含博士一级学科覆盖点),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国家985工程教师教育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32个“十二五”吉林省一级学科优势特色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原理、世界史、细胞生物学、生态学 吉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立项建设学科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草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 博士后流动站生物学、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应用经济学、中国史、数学、化学、地理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环境科学与工程、理论经济学、生态学、世界史、统计学、外国语言文学、心理学、体育学、物理学、美术学。 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世界史、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
门类、代码 | 一级学科、代码 | 二级学科、代码 | 备注 |
哲学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
中国哲学 |
外国哲学 |
逻辑学 |
伦理学 |
美学 |
宗教学 |
科学技术哲学 |
经济学 |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 硕点 |
西方经济学 | 硕点 |
世界经济 | 博点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硕点 |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 |
区域经济学 |
财政学 |
金融学 |
产业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
劳动经济学 |
数量经济学 |
国防经济 |
法学 | ▲法学 | 法学理论 | |
法律史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刑法学 |
民商法学 |
诉讼法学 |
经济法学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
国际法学 |
军事法学 |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 |
中外政治制度 |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中共党史 |
国际政治 |
国际关系 |
外交学 |
▲社会学 | 社会学 | |
人口学 |
人类学 |
民俗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
思想政治教育 |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
教育学 |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 |
课程与教学论 |
教育史 |
比较教育学 |
学前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
成人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
特殊教育学 |
教育技术学 |
农村教育(自设专业) |
教师教育(自设专业) |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自设专业) |
教育统计、测量与评价(自设专业) |
★心理学 | 基础心理学 |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
★体育学0403 | 体育人文社会学 | |
运动人体科学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民族传统体育学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0501 | 文艺学 |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汉语言文字学 |
中国古典文献学 |
中国古代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对外汉语(自设专业) | 硕点 |
语文教育(自设专业) | 硕点 |
★外国语言文学0502 | 英语语言文学 | |
俄语语言文学 |
法语语言文学 |
德语语言文学 |
日语语言文学 |
印度语言文学 |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 |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
欧洲语言文学 |
亚非语言文学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 | |
传播学 |
历史学 | ▲考古学 | 国家未公布 | |
★中国史 | 国家未公布 | |
东北民族民俗学(自设专业) |
★世界史 | 国家未公布 | |
古代西亚、北非和欧洲文明史研究(自设专业) |
理学 | ★数学 | 基础数学 | |
计算数学 |
应用数学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数学教育(自设专业) |
★物理 | 理论物理 | |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
原子与分子物理 |
等离子体物理 |
凝聚态物理 |
声学 |
光学 |
无线电物理 |
应用物理学(自设专业) |
★化学 | 无机化学 | |
分析化学 |
有机化学 |
物理化学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地理学 | 自然地理学 | |
人文地理学 |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
城市与区域规划(自设专业) | |
湿地科学(自设专业) | 硕点 |
★生物学 | 植物学 | |
动物学 |
生理学 |
水生生物学 |
微生物学 |
神经生物学 |
遗传学 |
发育生物学 |
细胞生物学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生物物理学 |
★生态学 | 国家未公布 | |
★统计学 | 国家未公布 | |
机器学习与生物信息学(自设专业) |
工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博点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路与系统 | 硕点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系统结构 |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网络教育(自设专业) |
建筑学 |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 硕点 |
纺织科学与工程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硕点 |
核科学与核技术 | 核技术及应用 | 硕点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环境科学 | |
环境工程 |
智能环境分析与规划(自设专业) |
▲城乡规划学 | 国家未公布 | |
▲软件工程 | 国家未公布 | |
农学 | 林学 |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 硕点 |
★草学 | 国家未公布 |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 | 会计学 | |
企业管理 |
旅游管理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公共管理 | 行政管理 | |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
教育经济与管理 | 博点 |
社会保障 | |
土地资源管理 |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 图书馆学 | |
情报学 |
档案学 |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 国家未公布 | |
★音乐与舞蹈学 | 国家未公布 | |
▲戏剧与影视学 | 国家未公布 | |
★美术学 | 国家未公布 | |
设计学1 | 设计艺术学 | 硕点 |
“★”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专业学位类型及代码 | 专业学位领域名称 | 批获年份 | 层次 |
金融 0251 | 金融 | 2010年 | 硕士 |
应用统计 0252 | 应用统计 | 2010年 | 硕士 |
保险 0255 | 保险 | 2010年 | 硕士 |
法律 0351 | 法律硕士(非法学) | 2009年 | 硕士 |
法律硕士(法学) |
社会工作 0352 | 社会工作 | 2014年 | 硕士 |
教育 0451 | 教育管理 | 1996年 2009年 | 硕士 博士 |
学科教学(思政) |
学科教学(语文) |
学科教学(数学) |
学科教学(物理) |
学科教学(化学) |
学科教学(生物) |
学科教学(英语) |
学科教学(历史) |
学科教学(地理) |
学科教学(音乐) |
学科教学(美术) |
学科教学(体育) |
现代教育技术 |
小学教育 |
心理健康教育 |
科学与技术教育 |
学前教育 |
体育 0452 | 体育教学 | 2005年 | 硕士 |
运动训练 |
汉语国际教育 0453 | 汉语国际教育 | 2007年 | 硕士 |
应用心理 0454 | 应用心理 | 2010年 | 硕士 |
翻译 0551 | 英语笔译 | 2009年 | 硕士 |
英语口译 |
新闻与传播 0552 | 新闻与传播 | 2010年 | 硕士 |
文物与博物馆 0651 | 文物与博物馆 | 2010年 | 硕士 |
工程 0852 | 计算机技术 | 2008年 | 硕士 |
软件工程 |
环境工程 |
风景园林 0953 | 风景园林 | 2010年 | 硕士 |
工商管理 1251 | 工商管理 | 2009年 | 硕士 |
公共管理 1251 | 公共管理 | 2004年 | 硕士 |
会计 1253 | 会计 | 2010年 | 硕士 |
图书情报 1255 | 图书情报 | 2014年 | 硕士 |
艺术 1351 | 音乐 | 2009年 | 硕士 |
广播电视 |
舞蹈 |
美术 |
艺术设计 |
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5月,东北师范大学拥有一批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在全校1489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451人,副教授522人,该校在岗博士生导师350人。有享誉海内外的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和历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7人,“千人计划”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3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6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 院士第三世界科学学院院士:白志东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林笑峰、陈才、朱寰、史宁中、赵毅、黄百渠、张澍军、韩东育、郭建华、苏忠民、刘宝、杨晓慧、冯江、邬志辉、王德利千人计划熊文诚、贺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黄百渠、麻彤辉、刘宝、苏忠民、韩东育、郭建华、邬志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王野乔、何旭铭、蒋继明、熊文诚国家级教学名师田克勤、柳海民、史宁中、张向葵
教学建设
教学成果截止到 2011 年底,学校共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点1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4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5本、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160项、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3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专业规范研制项目1项。2005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成绩。该校有7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7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012年,学校曾获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甲组二等奖。东北师范大学学子在第九届、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中先后喜获理科类和文科类特等奖,实现了吉林省在这一奖项上“零”的突破,在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中捧得“优胜杯”;在被誉为“中国青少年科技类最高奖”的“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中,东北师范大学学子连续四届榜上有名。学校设有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东北师范大学研究中心、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中国赴日本国留学生预备学校、教育部东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教育部东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等全国性培训研究机构。学校还设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附属实验学校、附属小学、附属幼儿学园。 国家级特色专业:心理学、会计学、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科学、小学教育、物理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汉语言文学、英语、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数理统计、邓小平理论概论、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生态学、细胞生物学、世界古代史、环境科学概论、教育概论。 国家级教学团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教学团队(史宁中)、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团队(黄百渠)、教育学原理教学团队(柳海民)[19-20]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东北师范大学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实验教学中心、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实验教学中心、东北师范大学生态实验教学中心 学校荣誉2007年1月,学校成功承办了第六届亚冬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这是国东北师范大学校内设施(18张)内首次由一所大学承办国际性体育赛事开幕式的文艺演出。东北师范大学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也具有全国性影响,红烛志愿者协会先后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优秀组织奖、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全国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并曾3次荣获“全国百个优秀志愿服务集体”称号。
合作交流
截至2014年5月,学校与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韩国、澳大校园一角利亚、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34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交流合作项目。2000年以来学校聘请了长期外籍专家学者702人来校授课,先后聘请了以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为代表的321名外籍专家学者为名誉教授、客座教授。近五年派遣教师出国访学、进修,开展国际学术交流达900多人次。为培养国际化人才,学校每年向国(境)外输送留学生200余人,招收8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境)外学生来校学习深造。学校分别在韩国东亚大学、西班牙巴伦西亚大学、美国阿拉斯加大学安克雷奇分校、加拿大圣力嘉学院建立了孔子学院,在蒙古国立教育大学建立了孔子课堂。
文化传统
校歌
东北师范大学校歌净月校区公木词吕远曲烽烟滚滚,雪海茫茫,东北群英融汇一堂。越过平原,跨过松江,智慧的大队在战斗中成长。燃烧着青春的火焰,沐浴着党的阳光,扬起那科学的风帆,泛游知识的海洋。前进,前进,向着胜利,向着未来;前进,前进,向着东西文化的高峰。培育英才,成就辉煌,祖国大地桃李飘香,屹立长春面向太阳,智慧的鸿儒在日夜中成长。播种希望的园丁,塑造灵魂的工匠,高举那真理的火炬,照亮前进的方向。前进,前进,向着四化,向着世界;前进,前进,向着共产主义理想。
校标
校标标识释义: 标识的造型,以原东北师范大学标识的“笔尖”、“五星”、“书籍”作为基本构成要素,对于造型要素进行整体地重新组构,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与理念精神。标识的底部,处理成三个递进的“萌芽“造型,象征“中小学教育“,以此寓意“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宗旨与特色。标识的中部,是一本展开的书籍,象征知识与文化的教育及传承,舒展的“v“形造型,又与英文”victory“(译为:成功等涵义)第一字母同构,寓意人才培养目标的取向性。标识的上部,即与展开的书籍“v“形造型相适合,组构成向上拓展的“笔尖“造型,象征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取精神。标识色彩:蓝色----象征世界的本源色、希望色,寓意无限、理想与永恒。 白色----象征纯洁、高尚。设计者: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姜凡教授。
校训
勤奋创新、为人师表 校训含义简单易解,对于师范院校而言,为人师表是对每个学子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人格、道德和职业操守要求。也决定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和社会道德示范性特点。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校长 | 刘益春 |
副校长 | 张君辉、冯江、马晓燕、韩东育、郭建华
|
副校级干部 | 李立新
|
研究生院院长 | 高夯 |
党委书记 | 杨晓慧 |
党委副书记 | 王延、李忠军、马晓燕 |
纪委书记 | 李忠军(兼) |
党委常委 | 杨晓慧、刘益春、王延、张君辉、李忠军、冯江、 马晓燕、韩东育、郭建华、高夯 |
历任领导
党委书记 | 校长 |
张松如 | 1946年02月—1946年09月 | 张学思 | 1946年02月—1948年06月 |
张如心 | 1946年10月—1948年07月 | 张如心 | 1948年07月—1952年09月 |
何锡麟 | 1948年08月—1949年10月 | 成仿吾 | 1952年10月—1958年08月 |
李先民 | 1949年11月—1952年09月 | 丁浩川 | 1958年09月—1961年08月 |
成仿吾 | 1952年10月—1959年02月 | 黄彦平 | 1961年09月—1964年07月 |
胡绍祖 | 1959年02月—1964年04月 | 亚马 | 1964年08月—1968年10月 |
黄彦平 | 1964年05月—1970年12月 | | |
1971年01月—1977年09月文革时期 |
车敏瞧 | 1977年10月—1981年01月 | 刘光 | 1979年10月—1981年01月 |
黄彦平 | 1981年02月—1983年10月 | 黄彦平 | 1981年02月—1983年06月 |
樊万清 | 1983年11月—1989年09月 | 郝水 | 1983年07月—1986年10月 |
牛林宗 | 1989年10月—1993年12月 | 黄启昌 | 1986年11月—1992年11月 |
周敬思 | 1994年01月—1999年04月 | 王荣顺 | 1992年12月—1998年10月 |
盛连喜 | 1999年05月—2013年06月 | 史宁中 | 1998年11月—2012年04月 |
杨晓慧 | 2013年06月—至今 | 刘益春 | 2012年04月—至今 |
知名校友
校园远眺植物学家、中科院院士:郝水统计学家、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白志东文学史家:杨公骥诗人:张松如(公木)著名作曲家:吕远文学理论家:蒋锡金文字学家:孙常叙历史学家:林志纯、李洵、朱寰、丁则民、吴宇虹教育学家:陈元晖、王逢贤、吴杰、梁忠义心理学家:杨清地理学家:陈才党史学家:郑德荣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张澍军、田克勤校园环境生态学家:祝廷成体育教育家:程登科体育学家:林笑峰奥运冠军:李坚柔、张虹
虽然我不是在延长校区读大专的,但是毕业后我却是在这里读专升本,如今刚开始没多久,是个插班生,希望顺利考上本科,上海大学加油!
其实高考那会没什么好感,觉得就是个老得掉渣的学校,但其实等大学毕业的时候才发现,我们学校的本科还没人家专科的人吃香,他们学校专业性很强,学的东西很实用的,用人单位很喜欢,现在我只想说,真是人才倍出啊,着实让我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