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光华学院,原名长春大学光华学院。教育部代码:13600,原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长春大学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独立学院。2013年4月,经教育部《关于同意长春大学光华学院转设为长春光华学院的函》(教发函[2013]84号)批准,撤销长春大学光华学院的建制,转设为长春光华学院,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学校。学院根据市场需求,特别考虑了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就业形势需要,学院现有7个院系共36个本科专业,3个专科专业,现有来自全国28个省市的在校学生11000余人。长春光华学院经过多年的运行,形成了自己“质量立校”的办学特色。长春光华学院简称光华学院。
学院有A、B两校区,占地面积20.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15万平方米。建有机械工程、电工电子、应用心理学、媒体技术、大学物理等5个实验中心,经济学、工商管理、影视艺术、影视制作、外国语言、数字技术等6个实训中心,共71个实验(训)室,103个校外实习基地。图书馆藏纸质图书100余万册,电子图书47万种,拥有现代化的电子阅览室和1200余座位的阅读室,并引进了CNKI中国知网、读秀学术搜索等国内大型著名电子文献数据库。现代化的体育馆集篮球馆、网球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台球馆、体操馆等于一体,并建有与奥运场馆“水立方”相同技术的标准游泳馆,环保健康的塑胶标准运动场、人造草坪足球场等,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光华会馆,会务、住宿、餐饮、洗浴、健身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校园内的超市、医院、干洗店等生活设施可为学生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学院现有教职工560人人,专任教师381人,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101人,副高以上职称占35%,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90%以上,聘请的15名来自美、日、韩、俄、南非的外籍教师常年在校授课。学校还与韩国、日本、俄罗斯、新西兰等国家共10余所大学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派出、交换留学生共60余名,大大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和发展空间。学院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0%以上。2012年,学校的对外宣传平台长春光华学院百度贴吧创立,贴吧被贴吧校园授予“优秀先进宣传单位”荣誉称号。
学院贯彻“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立志、博学、诚信、创新”的校训,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学院定位在以本科为主,适量专科,综合性、多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坚持“招生——培养——就业”一条龙,为社会输送急需的合格人才。
学院坐落在北国春城——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14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11万平方米
多年来,学校办学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了多项荣誉和奖励。2004年,学校创始人康井山先生被评为“全国第二届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2008年,学院先后被评为“中国民办十大知名品牌学校”、“百姓口碑最佳单位”、“金牌形象使者单位”等荣誉称号,2009年,学院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工商联合会授予“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荣誉称号。2010年,学校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全省教育系统“五五”普法先进学校。2011年,学校在省民政厅组织的全省民办非企业评估中荣获5A级称号,被省教育厅评为“十一五”吉林省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被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评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荣获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和国际劳工组织联合授予的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的称号。2012年,学校荣获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称号。2007—2012年,学校连续6年被长春市高教工委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学校不断加大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力度,有力地推动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升。学校现有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各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精品课、优秀课29门。我院教师先后承担省部级(含)以上教科研课题107项,获各种教科研奖励和荣誉113项,其中获省级教学成果奖、省社科成果奖各2项。在国家、省级各类学科竞赛中,我校学生屡获佳绩,在“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吉林省第一名;2009年,在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我校荣获全国季军;在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获三等奖,位列全国第十五名;2012年,在第六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中荣获特等奖,在第五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荣获吉林省赛区特等奖,在全国第六届“校园金话筒”主持人大赛中荣获吉林省赛区金奖。至2012年,学校八届本科毕业生中,有500多名考取了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法国SKEMA商业学院等院校的硕士研究生,百余人出国深造。
二级院系 | |||
新闻传播,学院 | 电气信息学院 | 外国语学院 | 商学院 |
金融学院 | 机械工程学院 | 影视艺术,学院 | 电影学院 |
电气信息学院共开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等6个专业。学院根据社会需求、学校定位、及学生特点不断加强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推进企业嵌入式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化教育与岗位的职业化培养有机结合,其中: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物联网工程专业为校企深度合作特色专业,即在教学计划中全程嵌入企业设立的能力本的核心系列课程,其专业核心课程由企业专家来学校授课,采用“企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前三年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最后一年,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实训,完成毕业设计等培养工作,毕业后学生直接到企业入职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本科,学制四年,工学学士学位)
与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3年在校学习,1年在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属企业学习及顶岗实习),由该公司负责获得学位的全部毕业生就业,入学时签订就业协议,承诺从事专业对口的技术工作,并保证就业质量。共开设三个专业方向:①软件工程与服务外包;②微软.net;③移动互联。主要学习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Web程序设计等相关课程;培养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型软件企业及IT相关行业、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机构等单位从事软件开发、服务外包、项目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物联网工程(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办学)(本科,学制四年,工学学士学位)
与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3年在校学习,1年在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属企业学习及顶岗实习),由该公司负责获得学位的全部毕业生就业,入学时签订就业协议,承诺从事专业对口的技术工作,并保证就业质量。共开设两个专业方向:①物联网感知方向;②物联网应用系统方向。主要学习RFID原理及应用、C/C++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ZigBee技术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技术概述等系列课程。培养在政府部门和通信、物流、电力、建筑、运输企业和大型生产企业及公共事业等单位从事物联网系统开发、应用设计、网络集成、运行管理及维护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通信工程(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办学)(本科,学制四年,工学学士学位)
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3年在校学习,1年在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所属企业学习及顶岗实习),企业负责获得学位的全部毕业生就业,入学时签订就业协议,承诺从事专业对口的技术工作,并保证就业质量。共开设两个专业方向:①3G通讯技术;②IT系统集成。主要学习IP通信基础、3G通讯技术、GSM移动通信技术、TD-SCDMA移动通信技术、CDMA2000移动通信技术等系列课程,培养能在3G移动通信领域从事系统的研发、设计、制造或网络规划、网络优化、维护、运营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数字媒体技术(本科,学制四年,工学学士学位)
在教学计划中全程嵌入媒体技术企业的“科学+技术+艺术”的核心系列课程,其专业核心课程由企业的技术专家来学校授课。该专业是国家倡导的新兴技术产业的所属专业,是基于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媒体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创建的新专业,具有很好的就业前景。共开设两个专业方向:①游戏;②动画。主要学习三维动画设计、游戏编程、人机交互技术等课程。培养具备良好的游戏编程及动漫设计开发、制作、维护等能力,在影视、娱乐游戏、出版、图书、新闻等文化媒体行业从事数字媒体设计、开发、制作、测试、技术支持以及信息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学制四年,工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是国家热门专业,也是学校骨干专业,共开设两个专业方向:①电力系统自动化方向;②电气控制技术方向。该专业基于省级工程研究中心,采用2-1-1特色培养模式,主要学习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电力工程、电力系统自动化等系列专业课程,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该专业培养受到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电机及其控制、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建筑电气等工程技术领域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电力、设备制造、机械、冶金、化工、建筑等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研制开发、试验分析、系统运行、系统维护及生产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学制四年,工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学校是学校老牌专业,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是省级特色专业,共开设两个专业方向:①嵌入式系统;②检测与控制。该专业采用2-1-1培养模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综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该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具备电子信息系统分析、设计、集成与应用的专业技能,能在电子、工业控制、军工企事业、电信/网络/通讯、航空航天、医疗仪器仪表等电子信息工程相关领域从事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开发和运行维护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长春光华学院于2000年成立图书资料室,2002年11月新馆建成,建筑面积20200平方米。现设有:馆长室、图书馆办公室、采编部、流通部、期刊部、电子资源技术部、参考咨询部等机构。管理方式为藏、借、阅一体的现代化管理。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机构,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是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基础。我馆馆藏文献资源建设是以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科研需要为依据,建立了以人文、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和信息科学文献为主体的文献资源数据库。如纸质中、外文图书数据库、现刊、过刊数据库、电子图书数据库、随书光盘数据库,同时购买了中国知网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5个,并购进了北京超星“读秀学术搜索”平台,同时加入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成为该系统的成员馆。我馆自2003年开始引入了“图书馆文献管理系统”,使其在采编、流通、期刊等方面实现了自动化管理。随着计算机网络化的发展及网络化服务的需求,2009年我馆再次对图书馆“文献集成管理系统”进行了升级,增添了在线续借、检索、浏览、新书推荐、图书评论等各种服务项目。同时我馆又相继自主研发了“随书光盘查询下载系统”及“办公自动化系统”,从而完善了我馆在光盘资源数字化方面的管理,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我馆已经建成了集纸质文献、电子文献于一体的综合性自动化网络管理平台。展望未来,我馆的建设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为原则,不断扩展服务领域、服务职能,从而为我校的教学、科研及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信息资源服务。
董事长、代理院长:康启鹏
主持学院行政工作
分管党政办公室、督查处,联系机械工程学院、基础教研部。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高凤楼
主持学院党委工作,负责学生工作和安全保卫工作
副院长:于福
负责招生、图书情报和资产工作
党委副书记兼纪检委书记:关秀峰
主管党务工作
分管法制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纪检委办公室、党校、工会、妇委会,联系影视艺术学院、思想政治教研部。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路3555号
邮编:130033
交通:长春站乘坐361路至光华学院下车学校附近另有218190301101等多个线路公交车经过,方便师生的出行。